第六章 八年抗战期间所度过的动荡生活
•林子隆弟兄见证集• 第六章 八年抗战期间所度过的动荡生活 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,以困苦给你当水,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…(赛三〇20)。 我要为你的慈爱高兴欢喜;因为你见过我的困苦,知道我心中的艰难(诗三一7)。 一九三七年我师范毕业,这一年是抗日战争开始的第一年。在八年抗战期间,整个国家动荡不安,我的生活和工作也极不安定。师范毕业后第一年,我受聘于福清县西园小学。这个学校是华侨办的,学生不多,教学质量倒不错。我担任了二年级语文、四年级算术、六年级历史等课程。学生很喜欢我的教学。 第二年,因为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地区不安全,我的父亲就叫我到闽西的连城找工作。于是我就离开了家乡到连城县担任中心民校校长。在连城,我遇见了福州的施希曾弟兄。他在连城任电报局局长,我们初次在异地相见极为亲热。他比我先在主里,年龄比我大,灵性也比我好,我在那里很得他的帮助(今年他九十三岁了,是福州教会最年长的长老)。当时在连城,机关单位里有许多信徒自己起来聚集,聚会地点就在我的学校。有一个主日,施弟兄安排我讲道。我找了许多圣经节,准备讲彼得后书第一章—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;有了德行,又要加上知识…。可是我一到台上就因过分紧张讲不出所预备的,急得满头大汗,讲道完全失败。后来还是由施弟兄来作补充。那是我第一次讲道的经历。 过了半年多,福建省在沙县招收“战时民教师资班”学员,应试资格原是要大学毕业。虽然我未读过大学,我也去报名应试,结果却以第三名被录取了。受训一个月后,我被派往宁德县担任训练全县战时民校校长、教员的工作。训练结束不久,我又被调到沙县保训所当教导员。那时,我年纪很轻,只有二十二岁。 我在沙县保训所当教导员时,工作很轻松。当时有一批全省高中和师范的学生在此受训,准备派到各县搞民教。这时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,即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军队大举进攻波兰,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。我就向学生们讲解当时世界的局势,很受他们的欢迎。 一九三九年冬,我又被调到边远的周宁县当民教指导员,后来改任督学。我在周宁当督学的时候,经常下乡视察和督导学校。有一次,我到了一个名叫“咸村”的小乡村,遇见了两位英国的姊妹。她们年纪不大,只有三十多岁。晚上,她们在村子里传福音,她们的中国话说得不很流利,只能用图片中的圣经故事向人传讲耶稣。她们的传讲虽不见得有能力,但是她们能从英国来到这么边荒的地方传福音,这种精神使我十分感动。那几年间,闽东的公路尚未开通,由福清到宁德、周宁等县,往返几百里都要靠步行。我被调来调去,几次长途跋涉往来奔波,生活极不安定,十分辛苦。 一九四一年四月,我很想再去念大学,进一步充实学问,于是就决定辞职回家。想不到我在家里只逗留了一个月,福清县城就沦陷了。我的家乡渔溪与县城相距只有二十公里,日军随时可能来侵扰。我不得已又忍痛辞别家人,长途跋涉到永安去。这次与我同行的,有包雪杰、林容娥两位古田的姊妹。她俩来渔溪为主作工,正值福州被日军侵占,不能回家,就在我家住了一些时日。后来她俩得知包姊妹的弟弟和母亲都在永安,她俩就决定往永安去。我就与她俩同去。起程前一天,父亲带我们几个人先到靠山区的东漈村他的朋友处住了一晚。第二天早晨,我们就向父亲道别,在浓雾中向东南方向走去。第一天我们只走到莆田涵江;第二天我们到了莆田华亭,住在一位邱弟兄的家里;第三天我们才走到仙游县城。第四天正是主日,我们就参加当地教会的擘饼聚会记念主。那时仙游教会的信徒颇多,属灵光景也不错。擘饼聚会中,大家选唱了一首诗歌“祂不能救自己,必须死髑髅地”(诗歌九一首),特别是二、四两节: 二 祂不能救自己, 必须成全公义; 我罪当有刑罚, 需要祂来被杀; 律法非此不算还债, 非此,罪恶不能宽贷, 非此,罪恶不能宽贷。 四 祂不能救自己, 这爱怎么样呢! 祂不能救自己, 这爱那有止极! 我们的心虽然冷淡, 这爱叫它发出感赞, 这爱叫它发出感赞。 使我受了很深的感动。 聚会还在进行时,当地教会的负责弟兄交给我一封信。我拆开一看,是父亲由家里寄来的。信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: “那天早晨,你背着一包行囊向我告别,我目送你的身影在浓雾中消失时,我的心碎了,眼泪不禁夺眶而出。不是我残忍不让你在家与家人多团聚些时,乃是无情的战乱使你不得不离家。我的儿呀,我心在想,你若愿意,你就即日回来吧。苦难的日子,我们就在一起度罢!免得你只身在外漂泊。…” 这封信太感动我了!我一边读信,一边流泪,差一点儿哭出声来。这是我一生中体会到父爱最深刻的一次。事后我想,我既已出来,就不能再走回头路。于是,我就决定继续前行。又经过两天的跋涉,我们几个人由德化县城坐汽车一路颠簸到了永安。两位姊妹住在包有为弟兄的家,我则住在永安县教会的聚会所内。 当时的永安县是福建战时的临时省会,福建省政府就设在这里。没过多久我又由永安来到清流县,投奔当时作清流县县长的一个亲戚。我的一位表姊是县长的太太。我的姨夫担任县政府秘书。他们俩都是主的信徒。我的另一位表妹吴恩德在县卫生院当助产护士,她是一位爱主的好姊妹。她常伴我到一个信徒家里聚会,共同教当地信徒唱诗歌。我还经常被请到当地主日聚会中讲道。这时我的讲道已比前进步许多。 不久,福建省开办了一所师范专科学校以培养中等学校的师资。我就蒙主引导进入这个学校读了三年书。该校第一年在永安,第二年迁到南平。在永安的一年中,我每个主日都到城里参加聚会,从未间断。我的学校离城十五华里,每次我参加聚会,往返都要步行三十华里,中间还要过一个渡,但我却不觉得为难。这足见当时我对主开始有了追求和渴慕。 这一年,翁节敦弟兄曾到我校传福音,我与他配搭,邀请了许多同学来听他讲道。在校内我最亲密的两位同学,长汀的周嘏瑞和平潭的高诚齐,都是此时接受主的。翁节敦弟兄很早就献身作主工,非常关心人的灵魂,很有传福音的恩赐。他早年到过白牙潭,认识和受恩教士。一九四一年,他在南平聚会所事奉主。 第一年寒假,我由永安回家路过南平,投宿于聚会所。那天晚上,翁弟兄正好教唱诗歌三百三十三首: 一 你的灵岂非已见祂过? 你的心曾否被祂所夺? 你当认祂为人中第一人, 欢喜选那上好的福分。 (副)你是千万人中之第一人! [...]